查古籍
病名。
①冬令感受寒邪而即发的疾病。《伤寒全生集》卷一:“夫伤寒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天令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人触犯之,即时病者,为正伤寒。”脉浮紧,无汗者为伤寒,用麻黄汤;脉浮缓,有汗者为伤风,有桂枝汤。亦可用加味香苏散(见《医学心悟》卷二)。《伤寒大白》称南方无正伤寒,麻黄、桂枝仅可用于北方冬月。
②指四季感寒的病。亦称大伤寒。《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一名正伤寒。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参见大伤寒,伤寒条。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病名。
①冬令感受寒邪而即发的疾病。《伤寒全生集》卷一:“夫伤寒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天令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人触犯之,即时病者,为正伤寒。”脉浮紧,无汗者为伤寒,用麻黄汤;脉浮缓,有汗者为伤风,有桂枝汤。亦可用加味香苏散(见《医学心悟》卷二)。《伤寒大白》称南方无正伤寒,麻黄、桂枝仅可用于北方冬月。
②指四季感寒的病。亦称大伤寒。《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一名正伤寒。立冬后,严寒为重,春夏秋暴寒为轻。”参见大伤寒,伤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