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的咬伤所出现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又名马蜞啮人,石蛭螫人,蜞蜍着人,马蟥咬伤。多因在水田、池塘、沟渠中作业、逗留或在山中、草丛行走而被咬伤。蛭之头部或体部可侵入皮肤或肌肉,使伤口流血不止,周围可呈现水肿性丘疹,伤口微痒而疼。治宜用手掌在伤处拍打,或用醋、盐水、酒、烟油或清凉油等敷涂咬处,使蛭自出,不可牵拉蛭体外拔使虫头钻入肌肤。蛭出后局部外涂碘油或九一丹。预防蛭食,可于足胫部涂擦腊猪油后再下水作业或上路。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的咬伤所出现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又名马蜞啮人,石蛭螫人,蜞蜍着人,马蟥咬伤。多因在水田、池塘、沟渠中作业、逗留或在山中、草丛行走而被咬伤。蛭之头部或体部可侵入皮肤或肌肉,使伤口流血不止,周围可呈现水肿性丘疹,伤口微痒而疼。治宜用手掌在伤处拍打,或用醋、盐水、酒、烟油或清凉油等敷涂咬处,使蛭自出,不可牵拉蛭体外拔使虫头钻入肌肤。蛭出后局部外涂碘油或九一丹。预防蛭食,可于足胫部涂擦腊猪油后再下水作业或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