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
①即中暑、中热。参见中热、中暑条。
②阴寒之暑证。见《证治准绳·诸中门》:“中暍者,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
③即阳暑。详见该条。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
①即中暑、中热。参见中热、中暑条。
②阴寒之暑证。见《证治准绳·诸中门》:“中暍者,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
③即阳暑。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