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0.5寸,旁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1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1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便秘,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0.5寸,旁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1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1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便秘,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