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体解剖名称。又外牙龂(音、义均同龈)、齿龈。指牙床上之肉,又分上龈、下龈。《证治准绳·杂病》:“齿分上下龂,上龂属足阳明胃经,下龂属手阳明大肠经。”《赤水玄珠》卷三:“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养于气血。”牙龈的病变常与胃及肾等脏有密切关系。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人体解剖名称。又外牙龂(音、义均同龈)、齿龈。指牙床上之肉,又分上龈、下龈。《证治准绳·杂病》:“齿分上下龂,上龂属足阳明胃经,下龂属手阳明大肠经。”《赤水玄珠》卷三:“齿者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养于气血。”牙龈的病变常与胃及肾等脏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