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因有药引起的哮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可因药物过敏,或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促气短。治宜益气扶正为主,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用三拗汤。”古有服食石药致喘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四:“乳石之发……使人胸满短气,上喘咳嗽,不得安卧。”治用紫菀汤,麦门冬汤、贝母汤、葶苈丸等。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病名。因有药引起的哮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可因药物过敏,或体气素虚,劳倦过度,或病后用攻伐药太过,以致喘促气短。治宜益气扶正为主,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医学入门·喘》:“因服补药喘者,用三拗汤。”古有服食石药致喘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四:“乳石之发……使人胸满短气,上喘咳嗽,不得安卧。”治用紫菀汤,麦门冬汤、贝母汤、葶苈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