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与阳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阴气指形质;就脏腑机能来说,指五脏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营气;就运动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与阳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阴气指形质;就脏腑机能来说,指五脏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营气;就运动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