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在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第3-4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此穴用捏法可引腹部之气下行。用于治疗腹胀等症。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在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第3-4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此穴用捏法可引腹部之气下行。用于治疗腹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