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x~y 行

    ㈠(xíng,音形)⑴行走。《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㈡行窜,游走。《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

    ⑶运行。《素问·六节藏象论》:“天度者,怕以制日月之行也。”

    ㈣流动;布散。《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⑸做,行事。《素问·疏五过论》:“审于终始,可以横行。”

    ⑹举止行为。《灵枢·五变》:“夫天之生风也,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

    ⑺疏导。《素问·八正神明论》:“补必用员,员者行也。”《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行之。”

    ⑻运送。转输。《素问·太阴阳明论》:“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⑼活动。《素问·厥论篇》:“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

    ⑽流行,传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病温厉大行。”

    ⑾行施,实施。《素问·气交变大论》:“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⑿指治疗。《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张介宾注:“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

    ⒀指发病。《素问·示从容论》:“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⒁指服用(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⒂量词。《灵枢·上膈》:“还而刺之,毋过三行。”

    ㈡(háng,音航)⑴道路,途径。《灵枢·五味论》:“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㈡列。《素问·气穴论》:“头上五行行五。”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