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x~y 血虚经行后期

    病证名。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体质素虚,或大病久病之后,或产乳过多,伤耗津血;或大量出血,或长期慢性出血,以致气虚血亏,或脾虚不能运化,以致冲任血虚,血海不足,子宫不得按时满溢,故月经过期而来。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而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润,目眩心悸,小腹空痛,身体瘦弱等。治宜补血养营益气。方用人参养荣汤、当归补血汤、人参滋血汤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