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自汗。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伴见心悸惊惕,形瘦烦倦等症。治宜补血敛营,用当归建中汤、四物汤加减。血虚有热者,用当归六黄汤。若大失血之后,汗多不止,为气随血脱,急宜补气,用独参汤,后用补益气血之剂。参见自汗条。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病证名。因血虚所致自汗。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伴见心悸惊惕,形瘦烦倦等症。治宜补血敛营,用当归建中汤、四物汤加减。血虚有热者,用当归六黄汤。若大失血之后,汗多不止,为气随血脱,急宜补气,用独参汤,后用补益气血之剂。参见自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