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元代医学家(1278-1347年)。字叔启,又字启元,号镜潭。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幼时家贫,好读书,后改习医。曾于大都(今北京)就窦汉卿学习针灸之学长达二十余年,尽得其传。于至元(1335-1340年)初曾授扬州医学教授,后告老归家。其所整理之窦汉卿遗着,即《铜人针经密语》,参以己见,增订为《增注针经密语》一卷(一作《增注针经密语》),后佚,另有《重注标幽赋》及《针灸全书》,并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