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生于体表之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真诠》卷下:“痿疮初起形如绿豆,色红,大如梅李,血不出,脓不生,痛不止,久则延及遍身。”该病因火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凉血,余证治可参见疔疮条。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病名。指生于体表之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真诠》卷下:“痿疮初起形如绿豆,色红,大如梅李,血不出,脓不生,痛不止,久则延及遍身。”该病因火毒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凉血,余证治可参见疔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