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因饮食太饱,或中气失调,邪热在中,迫血妄行者,治宜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丹皮、甘草、玄明粉等药。因饮食过饱,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与气上冲,伤裂胃口而吐血鲜红或紫黯,脘腹绞痛,自汗,脉紧而数者,治宜温中和营,用理中汤加川芎、干葛、扁豆等。参见伤胃吐血条。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因饮食太饱,或中气失调,邪热在中,迫血妄行者,治宜清热凉血,用犀角、地黄、丹皮、甘草、玄明粉等药。因饮食过饱,胃中寒冷不能消化,食物与气上冲,伤裂胃口而吐血鲜红或紫黯,脘腹绞痛,自汗,脉紧而数者,治宜温中和营,用理中汤加川芎、干葛、扁豆等。参见伤胃吐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