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宋官吏(997-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聪颖,博览强记,遍览方技、术数、阴阳、五行、音韵、训诂、书法,几无所不通。尝任翰林学士,于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中有张仲景之《金匮玉函要略方》计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则载其方,并有疗妇人之法。后宋朝诸臣校订时,以杂病及饮食、禁忌编成今之《金匮要略》,共二十篇传世,实有功于仲景之学的功臣也。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宋官吏(997-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聪颖,博览强记,遍览方技、术数、阴阳、五行、音韵、训诂、书法,几无所不通。尝任翰林学士,于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中有张仲景之《金匮玉函要略方》计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则载其方,并有疗妇人之法。后宋朝诸臣校订时,以杂病及饮食、禁忌编成今之《金匮要略》,共二十篇传世,实有功于仲景之学的功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