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民俗名。即于肌肤刺字等之习俗。见《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狄夷之国,祝发文身。”人们以于身体一定部位之皮肤,用墨或其他色绘图写字,乘墨迹未开,即以针刺其上,墨汁即从针刺之孔波及肤下。愈后,洗去皮表之墨迹,所绘图形字迹即呈现于皮下,永不消失。称之为文身。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民俗名。即于肌肤刺字等之习俗。见《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狄夷之国,祝发文身。”人们以于身体一定部位之皮肤,用墨或其他色绘图写字,乘墨迹未开,即以针刺其上,墨汁即从针刺之孔波及肤下。愈后,洗去皮表之墨迹,所绘图形字迹即呈现于皮下,永不消失。称之为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