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代养生方剂名。因服此方后身体发热,喜好凉物,故又称“寒食散”。本方系用矿物原料炼制的一种内服散剂,其组成说法不一。如《抱朴子》载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当由石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烧炼而成。其方始于汉代,魏晋时道流名士为求长生,多服食此散,成为风行一时的时髦之举,以致演化成当时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服食五石散的养生效益难以肯定,但其损害健康的弊病却甚为明显。隋唐后此风趋于平息。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古代养生方剂名。因服此方后身体发热,喜好凉物,故又称“寒食散”。本方系用矿物原料炼制的一种内服散剂,其组成说法不一。如《抱朴子》载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当由石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烧炼而成。其方始于汉代,魏晋时道流名士为求长生,多服食此散,成为风行一时的时髦之举,以致演化成当时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服食五石散的养生效益难以肯定,但其损害健康的弊病却甚为明显。隋唐后此风趋于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