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即痰泄,一名痰积泄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肠不固。”泻下物如白胶、或如蛋白状,泄泻时泻时止、时轻时重,常兼有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肠鸣,苔微腻,脉弦滑。宜化痰祛湿,用节斋化痰丸、海青丸、青州白丸子及二陈汤加味方;脾虚者,用六君子汤。参见泄泻、痰积泄泻条。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病证名。即痰泄,一名痰积泄泻。《医学入门》卷五:“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致大肠不固。”泻下物如白胶、或如蛋白状,泄泻时泻时止、时轻时重,常兼有头晕恶心,胸闷食减,肠鸣,苔微腻,脉弦滑。宜化痰祛湿,用节斋化痰丸、海青丸、青州白丸子及二陈汤加味方;脾虚者,用六君子汤。参见泄泻、痰积泄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