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系指舌忽然肿硬,伸出口角,时时动摇的病证。《喉科心法》:“舌忽然肿大肿硬,即时气绝,名曰翣舌。”本病多由心火上攻所致。故治宜清泻心火。内服导赤散,外用皂矾煅为末搽舌上,或用蒲黄末涂舌。多见于小儿,须急治,否则有可能妨碍呼吸,引起窒息。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病证名。系指舌忽然肿硬,伸出口角,时时动摇的病证。《喉科心法》:“舌忽然肿大肿硬,即时气绝,名曰翣舌。”本病多由心火上攻所致。故治宜清泻心火。内服导赤散,外用皂矾煅为末搽舌上,或用蒲黄末涂舌。多见于小儿,须急治,否则有可能妨碍呼吸,引起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