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生于小腿肚处之疮疡。出《医说》卷六。该病因湿热内搏,复外感风邪,滞于肌肤,留于血脉而成。以小腿肚部位为多见。症见初起形如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疮口深如钉钻,缠绵难愈;若疮口受寒,则疮口肌肤发冷。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外用艾叶、老葱煎汤熏洗,再用黄蜡膏调敷患处。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勋臣)着。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定义方剂、及附方论。
病名。指生于小腿肚处之疮疡。出《医说》卷六。该病因湿热内搏,复外感风邪,滞于肌肤,留于血脉而成。以小腿肚部位为多见。症见初起形如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疮口深如钉钻,缠绵难愈;若疮口受寒,则疮口肌肤发冷。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外用艾叶、老葱煎汤熏洗,再用黄蜡膏调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