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或为素体阳虚,抗邪无力,寒邪直中少阴;或为太阴病久,邪传少阴;或太阳之邪,内传少阴。分为寒化、热化两种证型。寒化证为少阴本病,证见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是由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治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热化证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是由邪从火化,阴虚阳亢所致,治宜育阴清热,用黄连阿胶汤。
2007年07月10日 发布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病名。六经病之一。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或为素体阳虚,抗邪无力,寒邪直中少阴;或为太阴病久,邪传少阴;或太阳之邪,内传少阴。分为寒化、热化两种证型。寒化证为少阴本病,证见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是由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治宜温经回阳,用四逆汤。热化证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是由邪从火化,阴虚阳亢所致,治宜育阴清热,用黄连阿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