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指小儿皮肉呈现赤色。《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因汗,为风邪所伤,与气血相搏,热气蒸发于外,,其肉色赤,而壮热也。”症见患儿身上初起有赤点,渐至额上口旁及其它部位,赤如胭脂,皮即皱削。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用消风散加茜草、紫草。
《医学入门》(公元 1624 年)明.李榳着。八卷。内容为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内伤、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习医规格等。
病证名。指小儿皮肉呈现赤色。《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因汗,为风邪所伤,与气血相搏,热气蒸发于外,,其肉色赤,而壮热也。”症见患儿身上初起有赤点,渐至额上口旁及其它部位,赤如胭脂,皮即皱削。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用消风散加茜草、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