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中、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及尺动脉。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即中部人,以候心气。参神门脉条。
③指心脉。《素问·气交变大论》:“神门绝者,死不治。”王冰注:“神门,心脉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中、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及尺动脉。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即中部人,以候心气。参神门脉条。
③指心脉。《素问·气交变大论》:“神门绝者,死不治。”王冰注:“神门,心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