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查古籍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古病名。外科疮疡之危象。《外科正宗》卷四称之为失营。多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痰火凝结而成。疮肿多发于颈项,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则逐渐增大,根基漫延而难移,质坚硬如石。晚期多破溃呈现紫斑,渗流血水,气血日见衰竭,形容渐渐瘦削,状若枯木而失去荣华者,故名。治疗:早期确诊者当手术切除,并施以益气养营、和血散结之剂,可服和荣散坚丸,外用飞龙阿魏化坚膏。若溃后则不宜手术治疗,内服药宜健脾益气,方用归脾汤加味。相当于颈部恶性肿瘤,或可能系何杰金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