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流注病之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所致。症见疮形平坦,形似牛眼状,脚跟部漫肿无头,色紫或紫黑难溃,溃后则脓水浸渍漫延成疮,久治难敛。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治宜祛风利湿解毒之剂,可内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患处疼痛至晚发烧者,宜用当归拈痛散加牛膝,外搽三妙散;若肿痛已消,溃而不敛者,可外搽轻粉散或隔纸膏贴之。详湿毒条。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病名。流注病之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所致。症见疮形平坦,形似牛眼状,脚跟部漫肿无头,色紫或紫黑难溃,溃后则脓水浸渍漫延成疮,久治难敛。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治宜祛风利湿解毒之剂,可内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患处疼痛至晚发烧者,宜用当归拈痛散加牛膝,外搽三妙散;若肿痛已消,溃而不敛者,可外搽轻粉散或隔纸膏贴之。详湿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