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哮吼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证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等。治宜消食健脾,清痰利气,用栝楼丸、保和丸等。《医钞类编》治用清金丹。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证名。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哮吼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证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等。治宜消食健脾,清痰利气,用栝楼丸、保和丸等。《医钞类编》治用清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