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r~s 手心毒

    病证名。发于手掌心之痈疽。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掌心毒、病穿掌、贫子盂、擎珠毒、擎疽、擎珠疽、穿窟、天蛇、穿掌毒、穿掌疽、瘭疽、手心痈、手痈、穿板疔等。同时有与托盘疔、托盘疽相互称谓者。若毒发于偏掌边者,又名穿掌毒、穿埂毒、鹚痈、穿边天蛇、穿埂天蛇等,名目十分繁多,实则不同医学家各自据己之认识而各命名者。其痈疽之发,多因异物刺伤手掌而染毒者,或由心与心包络二经火毒炽盛所致。其证以手掌部刺伤后红肿高突,疼痛剧烈,昼夜难有停息为特点。,全身症状多并有发烧、纳差,心烦不安,全身不适等。治宜解毒清热,消肿止痛之剂,内服选用定痛消毒饮,或银花解毒汤等。外治尤为重要,一般于初起时选用隔蒜灸,或敷贴生附子片,或用生附子煎水浸泡敷贴;或用白盐、花椒粉各等分以醋调和外敷;或用鲜桑叶捣烂外敷;或用仙人掌根磨米醋暖涂疮处;或用藜芦煎醋熏洗。若内服外敷治疗不能消而脓已成者,则应尽早切开引流,待脓尽去腐生肌药外用,参见溃疡外治法。为手掌部化脓性感染之统称。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志聪
  • 作者: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