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述钩元》 芦荟

    作者: 杨时泰

    俗呼象胆。药谱图经。皆言是木脂。

    味至苦。气寒。为足厥阴肝经药。主疗小儿五疳。杀三虫。及癫痫惊风。大人风热烦闷。

    胸虫。

    砂仁汤细七钱。

    及头面〔论〕芦荟为肝药。本草言其疗五疳。杀三虫。简疳方用此味者。十固八九。夫诸疳皆脾虚而用。

    有积已久淫气风淫者。

    独非阴。

    寒作泻。及不思食者。禁用。(仲淳)〔辨治〕色如黑饧。用数块散水中化则自合者为真。入药。须另研。

更多中医书籍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