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见《痘疹方论》。又名水花、水疮、肤疹。是一种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症见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和疮疹。由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袭扰卫分而发。《痘科纂要》描述患儿症状:“面赤唇红,眼光如水,咳嗽喷嚏,唾涕稠粘,身热二三不出,明净如水泡,易出易痂,与痘疮大不相同。”风热夹湿者,宜疏风清热渗湿,用银翘散加滑石;热毒炽盛者,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发热期间,注意休息,并注意皮肤清洁,勿抓破皮肤;若抓破溃烂,外擦青黛散。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病名。见《痘疹方论》。又名水花、水疮、肤疹。是一种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症见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和疮疹。由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袭扰卫分而发。《痘科纂要》描述患儿症状:“面赤唇红,眼光如水,咳嗽喷嚏,唾涕稠粘,身热二三不出,明净如水泡,易出易痂,与痘疮大不相同。”风热夹湿者,宜疏风清热渗湿,用银翘散加滑石;热毒炽盛者,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发热期间,注意休息,并注意皮肤清洁,勿抓破皮肤;若抓破溃烂,外擦青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