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胀病之一,胀满而兼见面目四肢俱肿,或怔忡喘息。《灵枢·五癃津液别》:“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初起宜去其水,用葶苈木香散;久则宜补脾土以制水,用中满分消丸。参见水鼓条。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病名。胀病之一,胀满而兼见面目四肢俱肿,或怔忡喘息。《灵枢·五癃津液别》:“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初起宜去其水,用葶苈木香散;久则宜补脾土以制水,用中满分消丸。参见水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