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指肺络被火热病邪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变。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痰热化火,火伤肺络,或肝火犯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热多由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时作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病证名。指肺络被火热病邪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变。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痰热化火,火伤肺络,或肝火犯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热多由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症见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时作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