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多因孕妇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热伤胃络,气逆于上,血随气溢而吐血。若吐血不止,或失血过多,血不养胎,易致胎堕。因胃中积热者,兼见胃脘胀闷疼痛,吐血色红或紫暗,挟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治宜清胃热、凉血止血,方用加味清胃散(当归、生地、升麻、丹皮、黄连、犀角、连翘、甘草)。肝火犯胃者,兼见口苦胁痛,心烦易怒,治宜平肝清热,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止血药。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多因孕妇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火,热伤胃络,气逆于上,血随气溢而吐血。若吐血不止,或失血过多,血不养胎,易致胎堕。因胃中积热者,兼见胃脘胀闷疼痛,吐血色红或紫暗,挟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治宜清胃热、凉血止血,方用加味清胃散(当归、生地、升麻、丹皮、黄连、犀角、连翘、甘草)。肝火犯胃者,兼见口苦胁痛,心烦易怒,治宜平肝清热,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止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