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述钩元》 粱

    作者: 杨时泰

    粱。即粟也。古者黍稷粱秫总称粟。汉后始以粱之细者为粟。今俗。但称粟中之大穗长芒。粒粗而有黄毛红毛白毛诸品者为粱。

    黄粱米

    气味甘平。主益气和中。止泻。疗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霍乱烦躁。黄粱米升。水半升。和搅如白粉。顿服。霍乱大渴不止。多饮则杀人。黄粱米五升。水一斗。

    三升。稍稍饮之。

    青粱米

    种类中有大而青黑色者。其谷芒多米少。

    味甘气凉。治胃痹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脾虚泻痢。青粱米半升。神曲一能明〔总论〕黄粱性味甘平。得土之中和气多。较他谷最益脾胃。青粱禀受金水之气。其性凉。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