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呼吸短促。因邪、水饮等所致。《类证治裁·喘症》谓呼吸促而不能续,似喘而无痰声,其证有二:一属支饮,证见短气有微饮,治宜苓桂术甘汤、肾气汤等方。一属气虚,证见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芪;腹中气不转者,倍甘草;肺气短促,倍人参,加白芍。若失血后阴火上乘,短气不足以息,或肾虚发热唾废者,生脉散加当归、黄芪、生地。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证名。呼吸短促。因邪、水饮等所致。《类证治裁·喘症》谓呼吸促而不能续,似喘而无痰声,其证有二:一属支饮,证见短气有微饮,治宜苓桂术甘汤、肾气汤等方。一属气虚,证见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芪;腹中气不转者,倍甘草;肺气短促,倍人参,加白芍。若失血后阴火上乘,短气不足以息,或肾虚发热唾废者,生脉散加当归、黄芪、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