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因七情伤感、盛怒气逆所致呕吐。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治宜降气和中,可选用茱萸人参汤、薷香汤、丁香透膈散、五膈宽中汤等方。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病证名。因七情伤感、盛怒气逆所致呕吐。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治宜降气和中,可选用茱萸人参汤、薷香汤、丁香透膈散、五膈宽中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