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查古籍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病名。指节肿胀形似蜣螂者。
①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八。生于手指关节处。症见初起不红不热不痛,渐渐肿硬,形如蝉腹,又似蜣螂,故而得名。患指功能渐进性障碍,日久方知木痛,渐至腐溃,脓水稀薄淋漓不断,疮口难敛。该病相当于指关节结核。治宜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之类,病初内服六君子汤,益气除湿化痰,外用高宫锭子磨姜汁敷贴患处。溃后脓水淋漓者,内服人参养营汤,外贴蟾酥饼子,证治可参见流痰条。
②为脱骨疽的又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证治可见脱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