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查古籍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惟其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然毒则甚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乌喙即偶生两歧者。今俗呼为两头尖。因形而名。其实也。又附子天雄之偶生两歧者。亦称乌喙。功亦同于天雄。非此乌头也。(濒湖)气味苦辛而。大热大毒。主破积聚寒热。除寒湿痹。咳逆上气。消胸上痰冷。食不下。
痰。
其通经及损伤涂。未(清〔论〕草乌头为至毒之药。如用以去病。必须沉寒痼冷。足以相当。或寒湿合并。结聚虚则病用此以草乌射罔。非若川乌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有因风癣。误服草乌而麻痹遂至不救者。可不慎乎。(濒湖)〔修治〕或生用。或炮用。或以乌大豆同煮熟。去其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