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徂徕先生素问评
成方药目
抄便用杂方
褚氏遗书
赤水玄珠(医案.第37-50卷)
赤水玄珠(外科.第35-36卷)
中医书籍
《小儿推拿广意》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药证直诀》
《小品方》
《形色外诊简摩》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知识杂集
鸡蛋壳对溃疡有效
这些毛病易致钙流失
夏季治感冒:分清风寒与暑热
“跳跃式”减肥更伤身
高脂血症者饮食需因型而异
打电话别用脖子夹话筒
中医药方子
崩露丸
巴戟丸
巴戟圆
巴戟天丸
巴戟天散
巴戟天汤
中药材
鲮鲤
鳞叶藓
鳞始蕨
鳞片水麻
鳞瓦韦
鳞花草
查古籍
搜索
《中医词典》n~o~p~q 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穴名大包。《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该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病变时,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养生导引秘籍》
作者:
胡文焕
《养生秘旨》
作者:
《养生类要》
作者:
吴正伦
《养老奉亲书》
作者:
陈直
《医医医》
作者:
?
《医医小草》
作者:
宝辉
《医原》
作者:
未知
《医垒元戎》
作者:
王好古
十五络脉之一。穴名大包。《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该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病变时,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