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痈疽发于胸胁脾经部位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多由饮食不节,脾经积火成毒而发。即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证治参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
《儒门事亲》(公元 1228 年? )金.张从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张治疗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凉,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长处。
病名。痈疽发于胸胁脾经部位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多由饮食不节,脾经积火成毒而发。即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证治参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