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产后秘书
察病指南
徂徕先生素问评
成方药目
抄便用杂方
褚氏遗书
中医书籍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心医集》
《心脏病学》
《性命要旨》
《新修本草》
《洗冤集录》
知识杂集
中老年人谨慎对待养生热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老年人安全用药4注意
如何合理使用中药
草药缓解抑郁症
治脚垫药方
中医药方子
备急红丸子
备急经健脾丸
备急羊蹄根涂方
备急膏
备金散
奔气汤
中药材
荷花
荷苞花
荷苞花根
荷莲豆草
荷莲豆菜
荷蒂
查古籍
搜索
《中医词典》n~o~p~q 偶经取穴
取穴法之一。又称表里经取穴。根据经脉的表里相合关系,选取与其相为表里的另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如感冒咳嗽属手太阴肺经病证而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胃病属足阳明胃经病证而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余无言医案》
作者:
《养生导引法》
作者:
胡文焕
《养生导引秘籍》
作者:
胡文焕
《养生秘旨》
作者:
《养生类要》
作者:
吴正伦
《养老奉亲书》
作者:
陈直
《医医医》
作者:
?
《医医小草》
作者:
宝辉
取穴法之一。又称表里经取穴。根据经脉的表里相合关系,选取与其相为表里的另一条经脉上的穴位。如感冒咳嗽属手太阴肺经病证而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胃病属足阳明胃经病证而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