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味苦微辛。气温。入手太阴血分。兼入足阳明经。款冬为之使。恶天雄远志瞿麦雷丸。畏茵陈。苦下达。辛益金。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咳唾脓血。疗息贲。止悸。消痰渴。去痿。安五脏。治肺伤咳嗽。劳气虚热。(吐血虚劳。收为上品。)入至高脏。使气化及于州都。滑利小便。兼知心肺之合以行其气化。先为气血生气不能由阳中以降。故紫菀为疗虚劳气化而畅血化矣。菀古郁字。取其色紫味苦者。以治肺行肺之用。用其气以散肺之结。用其味以顺火之性。而助倘无结气而用之。未免亡走肺家津液矣。(不远)赤火由)感春夏之气化。而兼得地中之金性。故气味苦温兼辛一两。百部半两。为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乌梅一枚。
血后咳者。紫菀五味炒为末。蜜丸芡子大。每含化一丸。
洗净纳喉中。取恶涎出即瘥。神效。更以马牙硝津咽之。
相煽而直上于喉。此味故为的对。
〔论〕用紫菀当深究于火为金用之义。人身少火为元气。心为火主。原与金肺不相刑者也为则血而刑且有乃为气不于火合于阴气肺推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是不可证肺之热而叶焦者。皆由于心欤。然则肺之主气而行营卫阴阳者。岂徒恃有八叶。及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哉。盖亦谓心主其下有包络之生血。不致因热郁蒸。令阳中之阴。上与清虚之肺合。故得行其营卫。以治阴阳耳。
知此则紫菀之所以安五脏。疗痿者。固的系火为金用之气化矣。海藏言其主息贲者谓何。
盖息贲因肺气虚。痰热壅结所致。此味和肺阴气。而畅以火为金用之气化。则热散而痰消。
痰热散而气降。何上逆者之不下乎。其又治肺伤久嗽者。缘肺不得合于包络之真阴。遂怫郁而为热。致结聚涎沫浊唾而为咳。咳久不已。则肺气愈虚。郁热愈甚。(甄权所云劳气虚热)斯时而以者。
兹更而胸中即麦冬二味未有不泣能开喉痹。取恶涎。则散而泻者烈矣。倘无结气而用之。未免亡走肺之津液。是以咳逆喘嗽〔辨治〕今人多以车前旋复根。赤土染过伪充。误用大耗津液病肺。去芦。蜜水浸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