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又名耳脓、聤耳。《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即指耳骨内流脓病。详聤耳条。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病名。又名耳脓、聤耳。《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即指耳骨内流脓病。详聤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