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指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可因湿热二气交感,直接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因其患处脓破后凹陷成窝,故而得名。多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发病初起即见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小水疱,渐成脓疮。疱周红赤,焮热痒痛,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干燥结痂渐愈;亦有反复发生且经久不愈者。甚者可伴见身热、口渴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可内服黄连解毒汤或升麻消毒饮。外有蛇床子散或红油膏。该病相当于深脓疱疮。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病名。指一种化脓性皮肤病。出《外科正宗》卷四。该病可因湿热二气交感,直接蕴蒸皮肤而成;或因先患湿疹、痱子,复经搔痒磨擦,破伤感染所致。因其患处脓破后凹陷成窝,故而得名。多发于颜面、手臂、小腿等处。发病初起即见红斑或小水疱,旋即变成黄豆大小水疱,渐成脓疮。疱周红赤,焮热痒痛,疱壁较厚,破后凹陷成窝,干燥结痂渐愈;亦有反复发生且经久不愈者。甚者可伴见身热、口渴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可内服黄连解毒汤或升麻消毒饮。外有蛇床子散或红油膏。该病相当于深脓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