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患疟后面黄肤黄而目不黄的病证。《证治要诀》卷十:“病疟后多黄,盖疟谓之脾寒,脾受病,故色见于面。”治宜益气健脾,用异功散加黄芪、扁豆。本证见于疟疾后贫血。参见疟黄条。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阐明补阴疗法。
病证名。患疟后面黄肤黄而目不黄的病证。《证治要诀》卷十:“病疟后多黄,盖疟谓之脾寒,脾受病,故色见于面。”治宜益气健脾,用异功散加黄芪、扁豆。本证见于疟疾后贫血。参见疟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