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头颈项部搔痒疮疡之病证。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汗出受风,与湿相搏,风湿凝滞肌肤而成。该病初起形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流脂水;甚则疮面湿烂,浸淫成片,延及项背。治宜疏风清热,利湿止痒。可内服消风散。外搽冰硫散。相当于脂溢性湿疹。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病名。头颈项部搔痒疮疡之病证。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汗出受风,与湿相搏,风湿凝滞肌肤而成。该病初起形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流脂水;甚则疮面湿烂,浸淫成片,延及项背。治宜疏风清热,利湿止痒。可内服消风散。外搽冰硫散。相当于脂溢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