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舌吐出口外而时时吐弄的病证。《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风痰久积于内,或劳役过度而生,其状舌出过唇,不能言语,患者以手时弄其舌,故名”。其原因有四:
①心脾积热致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旋伸旋缩,左右吐弄,舌红胀满。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可选用泻黄散、清胃散、清心莲子饮等加减。
②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嘶音沙、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门者,属弄舌喉风。详该条。
③脾肾虚热致者,症见舌不红肿,时时吐出外,大便不实,渴喜热饮,口角流涎。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
④肝风上扰致者,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等加减。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舌吐出口外而时时吐弄的病证。《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风痰久积于内,或劳役过度而生,其状舌出过唇,不能言语,患者以手时弄其舌,故名”。其原因有四:
①心脾积热致者,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旋伸旋缩,左右吐弄,舌红胀满。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可选用泻黄散、清胃散、清心莲子饮等加减。
②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嘶音沙、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门者,属弄舌喉风。详该条。
③脾肾虚热致者,症见舌不红肿,时时吐出外,大便不实,渴喜热饮,口角流涎。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
④肝风上扰致者,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