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针刺补泻法用语。《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卯之南是午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前(左转)为补;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后(右转)为泻。与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参见该条。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针刺补泻法用语。《席弘赋》:“补自卯南转针高,泻从卯北莫辞劳。”卯之南是午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前(左转)为补;卯之北是子的方位,意指捻针时大指向后(右转)为泻。与卯南酉北意思相仿。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