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虚损骨蒸发热。见《丹溪心法·发热》。《医学说约·热》:“劳热则蒸。”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阳衰。心劳邪热,则口舌生疮、语涩、肌瘦;肝劳邪热,则胁痛、关格不通;脾劳邪热,则气急、肌痹,多汗;肺劳邪热,则气喘、面肿、口燥、咽干;肾劳邪热,则尿赤、阴疮、耳鸣、溺闭。治宜三白汤主之,心热加黄连、木通、麦冬、生地,肝热加黄芩、防风、当归、龙胆草、赤芍,脾热加山栀、石斛、升麻,肺热加知母、桑白皮、秦艽、葶苈,肾热加元参、赤苓、车前子、生地(见《医学入门》卷五)。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病证名。虚损骨蒸发热。见《丹溪心法·发热》。《医学说约·热》:“劳热则蒸。”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阳衰。心劳邪热,则口舌生疮、语涩、肌瘦;肝劳邪热,则胁痛、关格不通;脾劳邪热,则气急、肌痹,多汗;肺劳邪热,则气喘、面肿、口燥、咽干;肾劳邪热,则尿赤、阴疮、耳鸣、溺闭。治宜三白汤主之,心热加黄连、木通、麦冬、生地,肝热加黄芩、防风、当归、龙胆草、赤芍,脾热加山栀、石斛、升麻,肺热加知母、桑白皮、秦艽、葶苈,肾热加元参、赤苓、车前子、生地(见《医学入门》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