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因寒所致的心痛。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证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外寒治当温散,内寒治当温通,久寒必郁,治当疏解,总宜术附汤。虚寒当温补,宜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肾寒乘心,痛则心悬如饥,泄利下重,宜五积散。寒气客背俞之脉。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汤、神效散(《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参见心痛、寒厥心痛、冷气心痛条。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病证名。因寒所致的心痛。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证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外寒治当温散,内寒治当温通,久寒必郁,治当疏解,总宜术附汤。虚寒当温补,宜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肾寒乘心,痛则心悬如饥,泄利下重,宜五积散。寒气客背俞之脉。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汤、神效散(《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参见心痛、寒厥心痛、冷气心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