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痿证之一。因泄痢亡阴,或有积瘀所致之痿证。《证治汇补·痿躄章》:“痢后痿:痢后腰软胫疼或膝肿者,此下多亡阴所致,宜补脾兼升举之剂。……间有痢后兜涩太早,积瘀不清,下注隧道经络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因于亡阴者,宜补中益气汤加杭芍、黄芩;因于积瘀者,宜四物汤加赤芍、红花、陈皮、木香、酒炒黄柏。“参见痿、痢后风条。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病证名。痿证之一。因泄痢亡阴,或有积瘀所致之痿证。《证治汇补·痿躄章》:“痢后痿:痢后腰软胫疼或膝肿者,此下多亡阴所致,宜补脾兼升举之剂。……间有痢后兜涩太早,积瘀不清,下注隧道经络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因于亡阴者,宜补中益气汤加杭芍、黄芩;因于积瘀者,宜四物汤加赤芍、红花、陈皮、木香、酒炒黄柏。“参见痿、痢后风条。